美高梅MGM娱乐平台

当前位置:达一风水网 > 十二生肖 >

国家代表什么生肖

世界上63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几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非常历史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家代表什么生肖1

日本

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607年(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世纪70年代,出现了“日本”这个国名。

印度

印度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古波斯语将信度转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我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又有“天竺”、“忻都”等称。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意为“纯洁的国土”。这个国名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旁遮普学生创造的。

印度独立前后,它西北部和东北部有许多穆斯林,占当地居民人数的50—60%,分布在旁遮普、西北边、信德、俾路支等省份。由于他们的风俗礼教与印度教徒有分歧,要求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1930年,旁遮普学生乔图里.拉麦待.阿里把旁遮普、西北边、克什米尔和信德各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再加上俾路支斯坦名词的词尾,组成一个新的名称“巴基斯坦”,声称这是一个穆斯林国家。

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代表大会,提出实行印巴分治,建立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的要求。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取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朝鲜

朝鲜古代称为高丽(Korea)。公元4世纪,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高丽。

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越南

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

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府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

蒙古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内陆。蒙古一名最早出现于中国《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自唐以来的汉语文献上用各种名称:蒙兀室韦、蔑劫子、梅古悉、谟葛夫、蒙古里、盟古里等,大都为蒙古一名的谐音。自元代以来才正式用蒙古之名。其名称来源于以下说法:

日本学者的说法是蒙古一名的读音与蒙语中的银和永恒相近,则解释为银或永恒之意。中国学者近年来考证,认为Mongol一名是由mong(意为我们的)和gol(意为火)组成,意思是我们的火。因蒙古为游牧民族,每至一处,大家共同煮炊,并推选一有经验的长者当伙头儿掌管此事,因而有这种称呼。

缅甸

缅甸,中国古称掸国,唐时称骠国。宋代称缅甸为蒲甘,同时也始称缅甸。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碧波浩瀚的太平洋的西部,由吕宋、棉兰老等7000多个岛屿组成。1521年3月17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航行到这里,称它为圣拉扎拉斯。1543年,西班牙占领整个群岛并移民定居。当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比利晋洛沃斯将莱特岛及其附近岛屿,以西班牙王储即后来的国王菲力普二世的名字命名为“菲律宾”。后来,这个名字扩展到整个群岛,并在1898年菲律宾独立时成为国名。1946年7月4日,该群岛第二次独立时,仍定名为菲律宾共和国。

柬埔寨

柬埔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南部,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古老而又美丽富饶的国家。柬埔寨国家的名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史书上。汉代称“扶南”,意为“山地之王”;隋代称“真腊”,唐代称“吉蔑”。8世纪初,真腊分成两部,其一居内地,其一临海,故又有水陆真腊之称。宋代仍称“真腊”;元代称“甘孛智”或“澉浦只”;明代万历后,始称“柬埔寨”。

伊朗

“伊朗”这一名称是从“雅利安”一词演变而来的。古代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波斯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雅利安纳”。

梵文中,“阿里亚”一词即“高贵的、高贵的人”,所以“伊朗”这个国名亦有“高贵的、高贵的人”之意。

伊拉克

伊拉克在西亚中部。其名称在阿拉伯语中是海岸、陡崖和低地的意思。因为其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低地。另一说法是血管的意思。因为两河流域的水网,就像人体的血管。

卡塔尔

卡塔尔,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点、部分”之意。1916—1971年为英国保护国,1971年9月独立。

科威特

科威特,阿拉伯语意为“小城堡”、“小要塞”。17世纪时,科威特这块地方称为“古赖因”(小犄角之意),因为此地好似月牙中的一汪碧水,月牙的两端犹如一对牛角。1760年,从贾赫腊到海角修起一道土墙,将陆上三面围住,墙外有一条护城壕,以抵御附近部落的侵袭。当地人特别喜欢这座城堡,将其亲切地称为“科威特”后来,“科威特”就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称。1961年5月19日,科威特作为国名被确定下来。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是1971年12月从巴基斯坦独立的,它原是东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中的“斯里”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兰卡”是“光辉灿烂”之意。

阿富汗

“阿富汗斯坦”是“阿富汗人之国”的意思。阿富汗族约占阿富汗人口的54%。1747年阿哈马德沙赫.阿布达里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后,就采用了这个国名。

不丹

不丹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龙之国”,而国民则为“龙人”。“不丹”这一名称是梵文中意为“西藏”的“波特”和意为“终端”的“安塔”的合成语,表示“这个国家在西藏之端”。

阿曼

阿曼原名马斯喀特.阿曼,卡布斯.宾.赛德王1970年7月推翻了其父的政权,成为苏丹,将国名改为“阿曼苏丹国”。

也门

也门即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是阿拉伯语的“南国”之意。南也门南也门即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包括亚丁港及由原南阿拉伯联邦的17个州、3个小酋长国、3个大酋长国组成的东亚丁保护领地和索科特拉岛。

巴林

“巴林”是“两个海”之意,因为卡塔尔半岛与阿拉伯本土的海域被这个岛分成两个海域,所以巴林附近被称为“两个海”,于是“两个海”也成了该岛(巴林)的名称。

约旦

约旦原名特朗斯约旦(Trans jordan),意即“越出约旦河(巴勒斯坦地区的内陆河)的土地”。

以色列以色列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2世纪开始聚居在巴勒斯坦。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大部分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

19世纪后期,英、美等国和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犹太复国主义”。1897年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表示英国“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

1922年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提议。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流入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法国

法国又译作法兰西。公元前5世纪,今法国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卢人(凯尔特人的自称)所居住,所以学者将这一地区称为高卢。公元3世纪末,散居在莱茵河下游一带的日耳曼族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入侵高卢。5世纪末,法兰克一部落首领克洛维占领了北方高卢,成为法兰克王国(Frankreich)的首任国王(481—511年在位)。法国国名来源于法兰克国名。Frank在日耳曼语中原意为“自由的”。今France是从拉丁文Francia演变而来的。

德国

“德意志”是从古代高地德意志语的“同胞、民族”一词(diot)而来的。当时,萨克逊、法兰克、阿勒曼等日耳曼部族正处于从移动到定居之时,“德意志”名称有“我们是同胞,属相同民族”的意思。

意大利

在远古的时候,意大利其南部的卡拉布利亚区被人们称作艾诺利亚,或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Vitalia);其中威大利亚的意思是:小牛生长的乐园。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地居民根据读音的习惯把字母“V”省略了,这样就成为Italia,即意大利亚。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这个名字传遍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把亚平宁半岛正式命名为意大利亚。在英文中,Italia作Italy;中国译名是从英文转来的,所以写作“意大利”。

意大利的名称是由该国一个古代部落首领的名字演变而来的。古希腊人从海路到达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普利亚地区附近后,把这里的维图利部落称为Italoi。后来罗马人沿用了这个名称,并用它作为意大利半岛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称呼。因此,ltalia(Italoi的拉丁文写法)这个名称产生了。1870年实现统一,“意大利”一词正式成为统一王国——意大利王国的国名,1946年6月2日成立意大利共和国。

西班牙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古希腊人称Liberia,古罗马人称Hispania。一种说法是它的名称来源于腓尼基语Shaphan,意为野兔。因为古迦太基人在半岛海岸一带发现很多野兔,所以以此命名。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希伯莱一腓尼基语Espana,意为埋藏,转义为矿藏、埋藏的财富。因为伊比利亚半岛盛产黄金、银、铜等,腓尼基人远道来此是为了掠取金银财富,因此命名。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是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国家。原为达契亚王国,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富饶的边陲省分。以后,本地的达契亚人和罗马人以及后来入侵定居下来的部分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混居,并相融合,到10世纪末形成罗马尼亚民族,他们大多自称罗马尼人,意为从罗马来的人。

在1222年的一部历史文献中,首次正式提到罗马尼亚人国家的存在。14世纪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国(最初的罗马尼亚国)。但这仅是现在罗马尼亚的一部分。1526年后,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臣属奥斯曼帝国。19世纪20年代出版的《罗马尼亚历史》和《罗马尼亚地理》,进一步确定了罗马尼亚这一名称。1859年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合并,在1861年最后统一后,才出现罗马尼亚民族国家。

圣马力诺共和国

圣马力诺共和国是西欧最古老的共和国,建于公元301年。这个国家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圣马力诺国家的名称是因一个名叫马力诺的基督教徒而来的。公元3世纪末,在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群岛的阿尔欠岛上居住的马力诺,由于反对封建压迫,他只身驾一叶扁舟横渡亚得里亚海,藏身于意大利境内里米尼的蒂塔诺山中。后来,在他居身的山中,又来了一批不堪忍受封建迫害的避难人。马力诺便将这些避难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石匠公社。

马力诺隐居的蒂塔诺山,原是一位贵族夫人的领地。有一天,这位贵妇带着儿子到此休假。她的儿子发现马力诺站在他修建的教堂旁边,便弯弓搭箭,瞄准马力诺。谁知少年箭未射出便晕厥倒地。这时,贵妇人见儿子不省人事,苦苦哀求马力诺救救儿子的性命。马力诺把昏死的少爷救醒后,又治好了他的病。为此,贵妇人一家人改信了基督教,并把她领地内的蒂塔诺山送给马力诺。

公元301年9月3日,马力诺逝世。他死后被人们尊为圣人,所以人称他“圣马力诺”。从此,这个国家将他的生日定为国庆日,取他的圣名为国名。

挪威

挪威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名称由Norreweg转来,意为北方航道。早在1000多年以前,挪威人的祖先就扬帆远航。来往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地的航道有三条:东路经波罗的海,西路经北海,北路沿着半岛的北岸进出。挪威处半岛北岸,因此得名。

葡萄牙

葡萄牙是从杜罗(Douro)河口的“波尔图”(Oporto)港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芬兰

芬兰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苏奥米”即沼泽地之国。

瑞典

瑞典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斯维里埃”(Sverige)。传说最初占有这片地方的部族名为“斯维”,“斯维”即“同胞们”之意,“里埃”是“王国”之意。所以,“斯维里埃”即“我们自己的王国”之意。而英语名则为“瑞典”(Sweden)。

丹麦

丹麦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丹马尔克”。英语是根据这一自称而来的,即“丹麦”(Denmark)。“丹麦”是“丹麦族之国”的意思。丹麦族是从瑞典南部移居到日德兰地区的移民,“丹”即“谷地”之称,也有“边境、交界地”之意,后来发展成表示“土地、国家”的词汇。

摩纳哥

“摩纳哥”的国名是从“殖民地”(摩涅哥斯)一词演变而来,因为古代这里是希腊人的殖民地。

冰岛

冰岛的自称为“艾斯三德”,即“冰之国(岛)”。这个国家称为“冰与火之国”或“绿岛”也很贴切。

马耳他

马耳他的国名来源于这个列岛的大港湾。公元前10世纪左右,腓尼基人称雄地中海,在经商航海时发现了位于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列岛。列岛的几个深水港湾,是停船避风的天然良港。腓尼基人便把这些新发现的岛屿称为“马莱特”,意思是“避风之地”。“马耳他”一词,就是由“马莱特”变化而来的。1964年,马耳他挣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改君主立宪制为共和制,国名全称为马耳他共和国。

美国

我们知道U.S.A.是美国国名的缩写,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最初美洲是被称为“AMERICA”,这个词是1507年德意志地图学家兼地理学家M.瓦尔兹缪勒根据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戈.韦斯普奇的名字,给新大陆起的。韦斯普奇是出生在佛罗伦萨的探险家,于1497—1503年间四次远航新大陆。其实新大陆应以哥伦布命名,但当时哥伦布的探险活动还是西班牙的国家机密,世人知者甚少。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政论家托马斯.潘恩在《独立宣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美洲13个联合洲一致通过的宣言”的副标题。其中的字头是:“T.U.D.T.U.S.A”,直到1776年写入独立宣言时,才写作:“The UnitedStates”。后来有人干脆将其缩为“The States”。1791年,华盛顿把它缩写为“U.S.A.”1795年“U.S.A.”的缩写正式见诸记载,含义是“美利坚合众国”。

海地

海地是加勒比海岛国,与多米尼加相邻。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这个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把该岛据为殖民地,开始种植甘蔗。欧洲列强都想把它攫为己有,在1697年的《路格维克条约》中,该岛的西半部被划为法国殖民地。当地印第安人把岛西部叫做“山地”。1804年,海地(山地)宣告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墨西哥

墨西哥的国名是从当地阿兹特克族的守护神“墨西特里”的名字演变而来的。1325—1521年,阿兹特克族在现在的墨西哥市建都,建立了“墨西哥.特诺契提特朗”国。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是中美洲国家,首都也叫危地马拉。这里是古代玛雅文化的一个中心,以后属于阿兹台克文化。1524年,这里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现在的危地马拉是把原来的阿兹台克地名加以西班牙语化。它的原名阿兹台克,语意是“鹰族人之国”。1821年,危地马拉成立共和国,国名由危地马拉城名而来。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为中美洲国家。在西班牙人占领以前,美洲的阿兹台克族把这里称为“产玉石的地方”。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越过山脉侵入这个地方,建筑了堡垒,并将堡垒命名为“救世主”(指耶稣)。以后堡垒的名字逐渐转用为这一带的地名,又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名称。这个国家的首都是“圣萨尔瓦多”,即神圣救世主的意思。

秘鲁

秘鲁在南美洲西北部,为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地。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从巴拿马地峡来到这里,并称之为秘鲁(Peru)。关于其来源,有几种解释:一说秘鲁一词即盖丘亚语皮鲁阿,意为玉米之仓或大玉米穗。因为当时这里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一说是以秘鲁北部注入太平洋的小河Biru或Piru的名字命名,其原意在印第安语中可能是河。一说来自一位印第安酋长的名字,他曾领导当地群众同西班牙殖民军作战。

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大陆东部和中部。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奉王室之命,率船队远征印度,途中到此登陆,立了一个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并命名为圣十字架地,宣布归葡萄牙所有。

后来,在海岸附近发现一种纹路细密、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树木,可提取宝贵的染料。这种染料纯粹为白色,曝露于空气中变成红色。当时便借用东方一种相似的树木——红木的名字来称呼这种树木,葡萄牙语红木称“巴西(Braza)”。以后,巴西一名逐渐成为这块陆地的正式名称。

智利

智利是南美洲国家,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为“新西班尼亚”。到了18世纪,这块地方被分别称为秘鲁和智利。但智利这个地名的发音音素在西班牙语里没有,是来自于印加系语言的;另外,“智利”的语源是从居住此地的阿劳干人的“寒冷”而来的,因为这个地方比印加帝国纬度高,所以称为“智利”(寒冷)。

阿根廷

阿根廷是南美国家。1526年,意大利探险家塞巴斯蒂安.卡伯特考察南美大陆的河流,把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的汇合部分命名为拉普拉塔河,即“白银之河”。这是因为他在考察探险中,遇到的印第安人都用白银和他交换物品,卡伯特由此断定这里出产白银,故命名为“白银之河”(但实际上这一带并不产银)。后来,这条河流域的肥沃草原,成了西班牙的拉普拉塔殖民地,有大量的殖民者移居。1810年,殖民地人民掀起了独立运动,于1816年独立。新的国名是把旧名拉普拉塔用西班牙语形容词“白银的”替换而成。现名“阿根廷”,直译是“白银之国”,而其内容的意思是“拉普拉塔河之国”。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也是南美洲国家。1499年,意大利人亚美利哥和西班牙军官奥海达的探险队,在这个地方的马拉开波湖岸边,发现沼泽地上有一些印第安人村庄的房屋是建筑在很多木桩上的,这和意大利威尼斯街道的形式很相似,因此把这里称为“小威尼斯”。西班牙语的“威尼斯”加上“小”的后缀就是“委内瑞拉”。不久,人们就把它当做地名。1830年,委内瑞拉独立,仍以此为国名。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是南美洲国家。在19世纪以前,南美大陆北部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委内瑞拉出生的革命家玻利维尔率领起义军击败了西班牙军队,建立了大哥伦比亚联邦。新国名是用哥伦布的名字加上拉丁语的地名后缀而成,意思是“哥伦布之国”。1886年,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

马里

“马里”是中世纪非洲黑人国家的名称,语意为“王之住所”。这个帝国的领地曾经从大西洋海岸扩展到乍得湖一带。

加纳

加纳原名“黄金海岸”,它是根据16—19世纪,西欧人在这个地域与当地人作黄金交易(实为掠夺)而命名的。“加纳”这一名称为5—12世纪苏丹人王国的名称,语意为“最高统治者”。

苏丹

苏丹国过去是由埃及的苏丹统治的地方,即“苏丹”(的土地、国家)之意。“苏丹”原是阿拉伯语的“权力、统治权”之意,后来成了专指“统治者”的名称。

刚果

原名“法属刚果”。“刚果”是从刚果河得名。“刚果”即当地居民土语的“山”。刚果河穿越山脉,故当地人以此为河流命名。

利比亚

“利比亚”是希腊神话女神的名字,它还曾是地中海沿岸整个非洲陆地块的名称。后来,“阿非利加”之称取代了“利比亚”。当时“利比亚”成了北非意大利属地的名称,现在则只是作为利比亚共和国的名称。

肯尼亚

肯尼亚是东非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家,在它的中部,非洲第二高山——肯尼亚山巨人般跨越赤道,耸立入云。班图语的“肯尼亚”意为“鸵鸟”,象征这座大山黑白相配。肯尼亚就因为这座大山而得名。肯尼亚1963年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成立肯尼亚共和国。

卢旺达

卢旺达于1962年7月1日宣布独立,同时将国名由“卢安达”改为“卢旺达”。“卢旺达”是当地民族语“人民、人们”之意。

乌干达

乌干达的主要两大民族是巴布干达族和布索加族,“乌干达”即是从“巴布干达”的族名转化而来的。乌干达独立的第二年由王国改成了共和国,国名也从“布干达”改成了“乌干达”。

几内亚

“几内亚”一词在几内亚的苏苏语中是“妇女”的意思。早在几百年前,一个法国航海家乘船来到几内亚。他上岸之后遇到一个妇女,连忙用法语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个妇女不懂法语之意,便所答非所问地用苏苏语回答说:“几内亚”,意思是说她是个“妇女”。这位航海家同样不懂当地的土语,以为她说的是地名,便把“几内亚”这几个字记入他的海图中。从此“几内亚”便成了这个国家的名字。

关于几内亚国名的由来,还有下列说法:

1、由英奈一词(苏丹语中意为魔鬼)演变而来。

2、由一个叫斋内的妇女的名字演变而来。

3、源于一种靛蓝布(这里的几内亚一词是“靛蓝色”的意思)。

4、由15世纪尼日尔村镇名Ginnie,Genna或Juinie转化而来。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因为尼日尔河流经之地称为“尼日尔”,为“黑色”之意。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的国名是根据阿拉伯语的“Aljezira”(岛、半岛)而来的,因为这块地域向地中海突出,呈半岛状态,所以阿拉伯人称它为“半岛”。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是“坦喀尼葛”与“桑给巴尔”的合成语。“坦喀尼葛”是由湖的名称转化的,形容水积蓄貌;“桑给巴尔”是阿拉伯语“黑人的海岸”之意。

布隆迪

“布隆迪”的“布”是当地民族语“王国、国”之意。

埃塞俄比亚

古代希腊人认为非洲内地住着一种近似猿人的人,这种人叫做“埃塞俄贝斯”。希腊语中,“埃塞俄贝斯”是“晒黑”(埃特)和“脸”(俄比斯)的合成词,即“晒成浅黑色的人”之意。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这一国名是“毛里人之国”的意思。“毛里”出自希腊语的“Mauros”,即“黑肤色”。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来源于拉丁文austra1is,意为“南方的”。古代人认为北半球有大陆,推测在地球的南半部也会有一块陆地。1531年法国制图学家奥尤斯.菲纳在他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也设想南方有个大陆,称Terra Australis,意为“南方的陆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佩德罗.德基罗斯率领一支探险队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登陆,误认为是南方大陆,并命名为Australia del Espiritu Santo,西班牙文意为圣灵的南方陆地。

所罗门群岛

在南半球南纬5—10度,东径155—170度的太平洋海面上,有一个由6个大岛和数百个小岛组成的岛国,这就是所罗门群岛。所罗门群岛国名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3000年前,这个群岛上就有人类生息劳动。公元1568年,西班牙王国驻秘鲁和智利总督的侄子门达纳,在一次远征航程中首先发现了这群岛的最大岛屿。他认为这一大群岛屿便是西班牙国王一直派人寻找、传说蕴藏着可与所罗门国王财富相匹敌的地方。为了使这次远征和发现能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赏识,门达纳就把这群岛屿命名为所罗门群岛。

国家代表什么生肖2

美高梅MGM娱乐平台

1月5日,一个寒冷的冬日,上海下起了蒙蒙细雨。天还没亮,许多人冒雨赶往附近的邮政网点。这一天,《壬寅年》虎生肖邮票发行。

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凌晨5时,上海卢湾邮政支局大厅里已是人头攒动。不少人头一天晚上就在此等候,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抢购到虎年生肖邮票。

每当邮票首发,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抢购的场景。一枚小小的邮票,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邮票于方寸之间凝聚中华文化,诠释民族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部原总经理王志奇向记者介绍说,邮票作为“国家名片”,铭刻着国家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 资料图片

方寸之间,见证历史时刻

这个冬天,全世界都在期待一场奥运盛会。王志奇也不例外,但他的期盼中,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月4日,当北京冬奥会开幕时,《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也将对外发行。

中国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邮票将成为这一盛会的重要见证。中国邮政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计了一系列纪念邮票,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运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等以及即将发行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

《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纪念邮票的设计者为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设计师郭志义。郭志义说,设计方案的修改和完善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反复听取冬奥会专家意见,还专门前往冬奥场馆进行实地调研。仅背景中雪花和山丘的形状,就修改了数十次。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枚邮票都值得被精心设计。翻开一本本集邮册,一件件历史大事跃然纸上。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看到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邮票忠实记录下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2021年7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纪念封1套1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是建党周年系列邮票中发行枚数最多、表现内容最广、发行规格最高的一套。邮票采用连票设计形式,以红色、金色为画面主基调,运用油画写实手法表现,并采用连绵不断的飘带贯穿整体,寓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纪念封采用党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金色字样、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大型漆壁画作品《长城颂》等作为表现元素。

《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 资料图片

7月1日早上,全国各地的邮票销售网点前排起了长龙。许多人手持红旗,目光里充满欣喜与期待。

从邮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纪念封,将其小心翼翼夹在书册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邮政支局,市民张长龄终于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纪念邮票。“这套20枚的纪念邮票浓缩建党百年的大事件,珍贵无比,一定要收藏!”张长龄说。

在海南省海口市南宝路邮政支局,买到邮票的黄先生兴奋地说:“我6点就过来排队了。这次发行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昌盛的百年历程,非常有意义。”

一枚枚邮票串联成历史的时间轴。顺着时间轴,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映入眼帘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

2020年5月,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该套邮票采用连票的形式,邮票图案中“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寓意着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王志奇向记者回忆说,这套邮票凝聚了设计者大量心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雕琢、反复修改。“例如,邮票中有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的形象。在设计草图中,手套套在了防护服袖口的里面,国家卫健委的专家指出,手套应该套在袖口外面,我们立即进行了修改。”王志奇说。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时刻。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诞生。从此,邮票的发行始终与国家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王志奇说,“每一年,邮票发行计划的编制都是以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大脉络为前提、为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邮票几乎没有缺席过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

1月1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家邮政局拍摄的虎年生肖邮票和纪念币。新华社记者 白雪飞摄

匠心独运,弘扬中华文化

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中国古曲《竹枝词》,您听过吗?

曾侯乙编钟是国家一级文物,自面世后仅有三次演出,其中一次就被著名邮票设计家邵柏林收录在《曾侯乙编钟》邮折的微型唱片里,以邮票的形式永久珍藏。

如今,邮票不仅仅是寄托牵挂的“邮资凭证”,也可以当作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成为稀有罕见的“艺术品”“收藏品”。邮票的设计、开发和发行,在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鉴古知今的传播功能。

2009年9月,中国发行首套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闻的特点。这套邮票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边饰,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无题》《望月怀远》《登鹳雀楼》6首诗歌配图作为邮票内容。

翻开《唐诗三百首》邮票,我们顿时走入诗情画意中:可以踏歌下长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可以登楼唱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以登临泰山望岳,询问“岱宗夫如何”,听答“齐鲁青未了”,也可以凭栏遥望星空,与对岸同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低吟无尽的缠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也可以聆听琵琶声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套邮票还利用当时最先进的雕刻制版印刷技术,将《唐诗三百首》约二万五千字悉数镌刻在一版邮票之内,雕刻的每个字都可以如同碑刻一样被触摸到。其设计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设计师王虎鸣感叹:“整个《唐诗三百首》一本书,我们都浓缩于一版邮票上了!”

邮票在手,可以读唐诗,也可以览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历时5年,中国邮政推出《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及特殊版式“小全张”(把全套邮票印在一张小型纸上的邮票),成为集邮爱好者争相收藏的精品。

“我们将四套24枚邮票形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王虎鸣介绍,“小全张”边饰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如日、月、星斗等,描绘了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邮票中心展现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设计过100多套邮票的王虎鸣认为,邮票的语言不是纯粹的绘画语言,是一种高度的浓缩,通过对主题进行升华,从而赋予邮票更高的美学价值。

邮票设计和制作不仅在艺术上倾注匠心,还及时引入最新科技成果。从全真彩荧光到变角度隐形,从多媒体视听到AR(增强现实)互动,邮票越来越有“科技范儿”。2021年9月发行的《江山如此多娇》特种邮票小型张,看似简单朴素,但“暗藏玄机”。用紫外灯对着邮票照射,我们会发现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清晰可见;用手机扫一扫,还能观看配乐诗朗诵版的《沁园春·雪》,收获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以“邮”为媒,促进中外交流

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邮票在国际舞台上同样广受关注。中国邮票题材对国际邮票发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很多国家吸取了中国生肖概念发行邮票,据统计,全球约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3500多种生肖邮票,扩大了中国生肖文化的影响力。近日,澳大利亚邮政局推出虎年生肖邮票和纪念币,庆祝中国农历虎年的到来。

海外邮政机构在设计生肖邮票时,经常请华裔设计师执笔设计,以便更好地呈现中国文化。华裔艺术家麦锦鸿多次参与设计美国的生肖邮票。他说,自己在纽约华埠的个人成长经历,为他的艺术设计生涯提供过无数灵感。从小在中国城过春节的热闹场景一直都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他从灯笼、舞狮、舞龙、对联、爆竹、红包、贺岁果盘、倒福字等众多中国年俗符号里获得设计启发。

王志奇认为,中国邮票和集邮产品在国际集邮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者。

长期以来,邮票还在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

2021年12月11日,中国和伊朗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仪式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这是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中伊建交50周年》邮票图案分别选取中国的广济桥和伊朗的郝居桥。广济桥画面采用45度视角,展示了广济桥梁舟结合、造型古雅的艺术风格;郝居桥画面展现了古桥独特的艺术风貌。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应运而生。“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多数是用于共同纪念两国建交,联合发行邮票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外双方在选题设定、图稿设计和邮票印制发行上精诚合作,通过邮票发行这种方式促进了双方人民的互相了解。”王志奇说。

从《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到《中伊建交50周年》邮票,中外联合已经发行了49套邮票。这些邮票的题材十分广泛,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风光、建筑、绘画、体育、民俗等各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悠久历史。2022年计划发行《中墨建交五十周年》邮票等。小小邮票就这样成为友好使者,刻印着各国人民的友谊。

共建“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邮票也深受海内外欢迎。

中国邮政先后发行了“一带一路”主题直接相关邮票6套20枚,以邮票的形式弘扬丝路精神。以2021年发行的《丝绸之路文物(二)》为例,该套邮票共4枚,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海上丝绸之路4件珍贵文物——凸瓣纹银盒、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

民心相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基础,邮票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打造以邮票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对深度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 严冰 潘旭涛 叶子)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代表什么生肖3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丨热解读丨辞旧迎新之际,在12月3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向大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同时寄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奋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1年正是农历辛丑年——牛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总书记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生动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和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而这恰是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

人民,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沉甸甸的牵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去年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高度重视防控工作;1月22日,总书记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农历大年初一,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再次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部署下,我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两个月左右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三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从婴儿到老人,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病毒疫苗免费供应。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正是这场人民战争的制胜密码。

在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的高频词汇分析中,“人民”是2020年总书记讲话中提到频次最多的词。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正写到最后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道加试题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行动作答,鼓励大家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云南古镇、北京社区和科研单位、浙江港口、湖北抗疫一线、陕西农产品展台、山西农业产业基地、宁夏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吉林黑土地、安徽防汛救灾一线、湖南产业园、广东开放城市、江苏运河水岸……一年间,总书记的足迹遍及我国13个省(区、市)。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年的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5月,他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年底,总书记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总书记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将创新置于首位,让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鲜明底色。

在我国创新发展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总书记激励大家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他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在吉林省广袤的黑土地上,他鼓励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

如今,时间的指针指向2021年,我们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十三五”圆满收官,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粮食丰收、“嫦娥”奔月;克服疫情影响、抵御洪涝灾害……

这些成就,正是我们以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艰辛历程,孕育出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三牛”精神,以接续奋斗的优异发展成绩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在农历牛年里,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编辑 尹惠仙)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